从"门外汉"到医生——摔跤运动员朱占林成功蜕变

发布时间:2015-03-11   来源:
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,既要有精湛的医术,还要有高尚的医德,而成为一名医生要经过严格的考核,既要有丰富的专业学习,还要有临床的经验积累。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这是何其艰难的,但就是依靠运动员不服输和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,朱占林完成了他从运动员到医生的蜕变。

  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师宗县一个边远山区的朱占林,14岁进入了云南省体工队摔跤队,开启了运动生涯,经过6年的运动员生涯,1992年他退役了。未来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大难题。最初两年摸爬滚打的生活中,他做过汽车修理学徒、摆过地摊,尝尽生活的艰辛。两年的宝贵生活阅历和多年的运动员生涯,使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,有一技之长才能有立足之地,一技之长为一生之用。

  1994年,朱占林被分配到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医科所工作,从未从事过的医疗行业是摆在他这个“门外汉”面前的重大挑战。一切从零开始,他本着不服输和勇于挑战的精神,暗下决心,要好好钻研医学知识,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。在医科所的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和他自己的努力下,医务理论知识有了巨大进步。

  各级领导看到了运动员出身的朱占林身上的宝贵品质,在他学医的道路上鼎力支持,提供多次进修、培训的机会,为他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。“支持”也成为他蜕变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。1997年朱占林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顺利考入云南中医学院夜大中医系,经过4年的努力,2001年完成所有学业,以优异的成绩毕业。之后,他又拿出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劲头,在工作和学习上精益求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05年,他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,取得了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。2008年,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,取得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。

  运动员出身,又在体育训练单位的医科所工作,朱占林对运动医学、运动伤病尤其上心。细心的他整理了医科所刘建勋主任、王云昆主任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,并和同事积极探讨骨科复位手法及运动创伤的治疗方法,精益求精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手段。本着一切为了运动员的理念,他积极为运动员防伤控病,提供优良专业的医疗保障,得到了领导、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任和好评。在呈贡体育训练基地2012年的公开竞聘中,他通过竞争上岗被聘为医科所副所长,分管运动队的医疗工作,并参与医科所日常事务的管理,同时兼任云南省山地车队队医,事业上更上一层楼。

  专业训练6年,从医20余年来,他深深体会到,从一个十足的“门外汉”变成一个合格的医师有多么的艰难,期间也曾彷徨,想过退缩,但正是运动员骨子内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,让他挺过来了。朱占林的心中,也许并没有“止步”这个词,他始终积极要求进步,凭借着运动员磨炼出的良好意志品质,通过自己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苦心钻研,终于练就了过硬的素质和本领,成为新的职业赛场上的顶尖选手。(中国体育报 季雪峰)